MEDIA·讲座 | 程士庆:何为文学着生活?
9月17日下午两点,受浙大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邀请,浙江文学院院长、浙江文学馆馆长程士庆进行了题为《文学着生活》的主题讲座。本次讲座由传媒与人文学院副院长顾杨丽主持,除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外,还吸引了其他专业各个年级的文学爱好者。
在讲述于浙大城市学院的缘分中,程士庆老师开展了讲座内容,他围绕“三个三”深刻解读“文学着生活”这一主题。
第一个三:从在文学中找生活,到在生活中找文学。程士庆提出,文学地位的转变过程分为虚高、低谷以及如今“最好的时期”。通过讲述著名诗人北岛与狂热读者的故事,他指出改革开放初期文学承载过多功能,作家有着崇高以至于虚高的地位。而到了90年代,“下海经商”成为热潮,许多作家也纷纷加入其中,杂志难以为继,文学地位看似陷入低谷。千禧年后,互联网发展,降低了人们成为作家的门槛,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学中,从而网络文学兴起。同时,由于传播途径的增加,传统文学作家也获得了一定的读者群体。“实际上,如今的文学地位回到了他本来的面貌。”程士庆认为,“文学的作用上主要有两方面,一是读者从其中获得各方面的知识,二是读者在文学里寻求情感的抚慰,将自我感情投入到文本之中。现在,作家能够凭借写作获得尊严与稿酬,同时从“作者给予读者答案”转变为“作者与读者相伴相生”文学成为了生活中的陪伴。
第二个三:一半浙江文学史,半部中国文学史。程士庆强调:“不论是古代近代当代的文学史,浙江文学都占据着半壁江山。”他从历史上的三次衣冠南渡阐述这一现象的原因。在程士庆院长看来,东晋、唐代、南宋的三次衣冠南渡给浙江以文学,造就了杭州最繁盛的时期。近代浙江文学繁荣的背后推手则是浙江名家蔡元培与章太炎。蔡元培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,影响深远,号召力强大,据统计参与新文化运动的人60%为浙江籍。章太炎先生则在东京进行讲学活动,培养出一批浙江文学的中流砥柱,如钱玄同、鲁迅。当代浙江文学同样蓬勃发展,欣欣向荣,浙江作家逐步跃上高原。但是,程士庆老师也呼吁:“我们不能满足于此。浙江文学对标的应该是鲁迅、茅盾这样的高峰。浙江文学的未来是在高原上建筑高峰。
讲座尾声,程士庆老师提出第三个三“浙江文学在这里等你”。他向台下有志写作的师生推荐由浙江省作家协会实施的“新荷计划”。程士庆院长介绍,此计划意在培养浙江文学的后备力量,为新人作家创造机会,点面结合,集中精力,推动浙江文学继续走向繁荣。
随后,程士庆院长以“浙江文学馆馆长”身份阐述浙江文学馆今后的发展方向。浙江文学馆不仅仅是以展示研究为主的静态文学馆,程院长及同仁决心将其打造为“周周有讲座,月月有活动,季季有展览”,有参与感、沉浸感的现代文学馆。
最后,讲座进入到提问环节,面对同学们的积极提问,程老师从多方面进行细致的解答,以深厚知识及丰富经验总结自己关于文学的概念、应用的看法。同时,他分享了自己早年的写作经历,为有志写作的同学提供了见解独到的意见,热情地推荐作家田中禾的代表作《模糊》。
文字:传媒记者团 李文静
图片:传媒记者团 林琪琪
排版:传媒记者团 李文静
审核:姚洲
责任编辑:陆思远
往期回顾